台北烘焙展快要登場了,其中最受矚目的,除了當天會公布麵包大賽得獎作品,還有一台食物列印機,只要把設計好的圖片放進去,就能印出各種可愛的餅乾,還能做出蛋糕上的裝飾,讓民眾超驚奇。
胖嘟嘟的羊咩咩、薑餅人,粉色麋鹿,各種餅乾造型超可愛,很難想像,這些餅乾通通都是,印出來的!層層疊上去,用奶油、蔓越莓或是牛奶加入麵粉,變成做餅乾原料,裝入儀器中,就能開始列印。15分鐘後,一個春字圖案就完成了。再放到烤箱裡,經過15分鐘,餅乾大功告成,民眾現場試吃,餅乾吃得到脆度。除了餅乾、巧克力,披薩、蛋糕上的裝飾圖案,通通都能印。迎接台北烘焙展,還有糕點師傅,挑戰五分鐘,擠出上百個奶油花,超討喜羊咩咩,象徵三羊開泰,一旁更有加州葡萄乾麵包入圍作品,首度曝光。各家烘焙業者摩拳擦掌,大展身手。
0 評論
3D醫療在新科技的研發上一直是許多人討論的熱門話題。在台灣有位骨科醫生-潘毅軒,用3D列印的方式製作出「活人骨頭」的模型,用於實際的醫療上,讓我們一起了解他是如何運用這項技術!
坐在診間裡的潘毅軒醫師,休假時,在網路上看見3D列印機器的零件,便買來組裝,靠自己研究軟體,將電腦斷層掃描的資料轉換成立體模型,耗時數個月,終於成功地印製等比例的骨頭模型。 平常對這些動手做的東西也滿有興趣的,過程中就是引發了一些靈感,覺得說既然這東西操作起來,跟學起來已經到了一個程度,那我是不是可以把它跟原來的工作再做跨業結合,就試過之後發現其實好像的確是有滿大的幫助。 這些骨頭模型的原料是塑膠,不比金屬製的骨頭堅硬,但可以用於手術的規劃。以往的術前準備都是依據X光判斷,有了3D模型便能提高開刀位置的準確度。 目前使用的材料是塑膠類為主,主要就是在研究的是骨科手術前的一個規劃,我在手術前就對病人的骨折的位置,他的碎片大小,他的方位就可以更比以前傳統上看X光片跟電腦斷層,可以有更透徹的了解。那同時間就會讓病人的恢復會再更快速一點,手術成功率也會比較高一點。 因為印製速度不快,現階段不適用於需要緊急手術的患者,不過對於矯正特殊患者的骨頭位置卻有很大的突破,有助於降低術後的後遺症。 主要是針對一些不需要緊急手術的病人,比如說某些比較特殊的骨折,像手腕的骨折,在兩個星期之內開刀,或者是說需要做切骨矯正。如果說能取到現在變形的這個模型的話,對切骨的部位跟矯正的程度也是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這項跨時代的3D醫療,減少了手術的副作用,專業的骨科醫學不再讓患者感到陌生,也幫助病患家屬熟知手術的計畫。 淡江新聞 張雅婷 劉欣彥 採訪報導 建模成形技術為商業活動帶來了很多創新的機會,從列印一個手機外殼到重組人體器官,3D列印在不同行業中的發展正急速成長。許多應用領域在生產及研發階段開始加入3D技術,帶來多個績效優勢,有效將生產轉化成高品質,遠遠高於傳統製造所能達到的水準。所以,公司機構採用多種方式來拓展3D列印的適用範圍,加速增長在亞洲和北美尤其顯著。
有調查發現,3D打印傾向於個人定制和小規模生產,與相對成熟的應用行業一起,例如汽車和航空航太細分領域,消費品製造和醫療保健的應用為這項技術提供了巨大的成長空間。然而,用於大規模系統和大型物件製造的技術的有效性還有待清晰證實。另外,考慮到急劇增加的初始投資和相對適度的生產量,創建快速成型服務的開辦成本預計較高。不過,3D列印價值鏈中的公司將會得益於模具製作安裝及生產過程數量的減少,成本也就會隨之降低。這也將使存貨和訂貨至交貨的時間大大減少。而這兩個因素對製造業公司意義重大。 隨著市場潛力和經費的快速增長,3D列印生態系統正在成形。多產業(如政府、實驗室、大學、初創公司和老牌企業)的參與將加快3D列印技術、產品和服務在全球範圍的發展和商業化。 科技資訊由熱新聞提供 原文連結: 3D列印增長迅速 有利個人定制及小規模生產 Ctrl+P:3D列印出全世界
3D列印技術和活字印刷術一樣具有劃時代意義,而且正在改變未來的樣貌。 據美國國家地理(撰文:羅夫.史密斯Roff Smith攝影:羅伯特.克拉克Robert Clark):火箭引擎零件、巧克力糖偶、功能具足的複製手槍、荷蘭的運河岸房屋、設計師款太陽眼鏡、輕巧快速的兩人座汽車、划槳船、仿生耳原型、披薩――幾乎每個星期,日新月異的立體列印技術都有讓人驚異的新發展。 這聽起來像是《星艦迷航記》中才會出現的東西(星艦上的複製機可以合成任何東西),但它正逐漸成為真實。一點不假,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正在國際太空站上測試一台3D印表機,確認它是否能在長期任務中負責製造餐點、工具及替換零件。 地球上,企業正重新思考他們的長期商業計畫。法國空中巴士公司的願景是,到了2050年,一整架飛機都可以由3D列印的零件組裝而成。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則已使用3D印表機製造噴射引擎的燃料噴嘴內部組件。感興趣的還不只是大企業。 「我們很清楚3D列印技術將在未來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荷蘭建築師事務所DUS合伙人海德薇‧赫恩斯曼表示。DUS正在阿姆斯特丹的巴克史洛特運河旁列印一棟河岸住宅。 這台高6公尺、名為「房間製造機」的印表機將於三年內測試各種材料、設計與概念,印出牆壁、檐口飾帶以及房間。「我可以看到新時代將要來臨,到那時大家可以選擇並下載房屋設計圖,就像在iTunes上買東西一樣。只要敲幾下鍵盤,便能客制出完全符合你所想的屋型,然後再把印表機運到建地去蓋房子,」赫恩斯曼補充。 又稱「積層製造」的3D列印技術已問世約30年,最近幾年因為進展快速而引發了熱切關注及大膽的預測。不過,高度精密的商用3D印表機和家用印表機之間還是存在著巨大且可能無法跨越的性能差距。3D印表機的運作方式和桌上型印表機大同小異,但「列印」時用的不是墨水,而是塑膠、蠟、樹脂、木材、混凝土、黃金、鈦、碳纖維、巧克力――甚至是活體組織。3D印表機的噴頭將原料以液態、煳狀或粉末的形式一層一層堆疊。有些會自然硬化,而其他材料則須以熱或光來熔合。 現在任何人只要有想法、有錢,都能夠投入小規模生產,只需要利用電腦輔助設計軟體繪製物件的立體圖,剩下的就交給3D列印公司。 由於從電腦鍵盤就可以更改產品規格,這項技術特別適合限量商品、原型或是一次性的成品。 也因為3D印表機是一點一滴堆疊出物件,材料只用在需要的地方,因此可製作出複雜的幾何形物品,而且通常可大幅減輕重量且無損於強度。3D印表機也能一體成型地印出形狀精密複雜的物件,以GE的鈦制燃料噴嘴尖口為例,如果按照原來的方法至少需要20個組件才能製成。 這樣的精確性讓以前不可能製作的物品成為可能。哈佛大學研究團隊就印出了血管密布的活體組織――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有一天可能幫助醫生以患者自身的細胞印出器官以供移植。「那是3D生物列印技術的終極目標,」領導這項研究的珍妮佛‧路易士說。「距離達成這個目標還有很多年。」 積層製造的速度比傳統製造方式慢得多,但這是可以改善的,哈德‧利浦森說。這位康乃爾大學教授長期參與了3D列印技術的研究。 「印表機的速度、解析度以及可選擇的列印材料種類都在提升當中,」利浦森說。 利浦森和他的團隊曾以3D列印複製了撒謬爾‧摩斯的電報機。為了對歷史致意,他們測試這台複製品時,打出了1844年摩斯在滿心敬畏下所送出的訊息:「上帝所造何物也?」 不管3D列印的概念是否來自天啟,按下按鈕的都是人類。2013年5月,政治激進分子寇迪‧威爾森宣布他成功測試了世界第一把3D列印手槍「解放者」,躍上媒體頭條。這支口徑9.65公釐的單發手槍僅用價值約台幣1800元的塑膠製作而成。 一開始,這個消息讓執法機關大為緊張,他們預期這種用完即丟、無從追蹤的手槍將會像學生的期末報告一樣誰都可印。但要印一支可靠耐用的手槍並不容易――也不便宜。加州一家名為「實在概念」的公司曾印製100支限量版白朗寧M1911、口徑11.43公釐的手槍,投入的印表機及設備成本超過50萬美元。 沒什麼人會因為不能印一把便宜的手槍而沮喪,但很多人會因老是印出奇形怪狀的東西而失望。「3D列印技術能做出讓人驚奇的東西,大眾看到相關報導後,以為自己在家也能做出這些東西,而且成品還會很精美,」羅利說。「不是這樣的。」 或許有一天,3D印表機真能讓我們想要什麼就印什麼,不過羅利所預見的是一場不同的草根革命,到那時,各種想法都將有機會成為真實並接受測試,不再只是停留在草稿紙上的想像。 消息來源:神秘的地球 責編:祥和 電影裡超級英雄總給人希望與勇氣,若能真實出現在現實社會中,或許這世界會充滿更多不一樣的能量。小勞勃道尼Downey Jr.所飾演的鋼鐵人是這幾年最成功的漫畫超級英雄,不僅受到大、小朋友喜愛,還力行公益;最近他就幫助一位天生無手臂的兒童,親自送上以鋼鐵人造型為設計的義肢,讓這名獨臂小男孩的手臂重獲新生。 這名7歲男童Alex Mead出生時右手臂就僅有上半部,因此收到「鋼鐵人手臂」時讓他驚喜萬分;這奇特造型的義肢是由傅爾布萊特Fulbright學術交流基金會的學者,與佛羅里達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博士生所合作,使用先進3D列印技術所製造,成本僅要350美元(約台幣11,060元),比傳統機械式義肢至少需花40,000美元(約台幣126萬元)便宜許多。
雖然是3D列印製造,但功能宛如傳統機械式義肢可自由動作,包含手掌也能任意開握。在價格降低的情況下,對於有殘疾的孩童,就能擁有機械手臂的輔助,不需等到長大後才能訂製。該計劃也將透過微軟的 Collective Project Tumblr 部落格傳播,希望用網路加上小勞勃道尼的力量,幫助更多需要協助的人 (記者陳藝珠海報道)由珠海再生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手全球3D列印權威專家共同打造的中國第一本3D列印行業月刊——《3D列印世界》(3DPrintingWorld)於2015年3月正式出版發行。
據珠海再生時代相關人士介紹,《3D列印世界》定位於全球3D列印行業,旨在聯合全球行業權威的力量,整合資源和意見,推動全球3D列印產業健康有序持久地發展。相關人士還表示,《3D列印世界》集官方網站、電子週刊、微信、兩大3D列印展覽會——Inside3D列印全球巡展上海站和亞洲3D列印展覽會等為一體,將力爭成為全球3D列印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傳播平台。《3D列印世界》雜誌內容涵蓋環球資訊、深度觀察、權威解讀、名人名企、創客等特色欄目,自創刊以來,已獲得3D印表機「開源之父」AdrianBowyer、比利時Materialise全球總裁WilfriedVancraen、德國EOS亞太區副總裁TerrenceOh、武漢金運鐳射董事長梁偉、福建海源三維董事長李良光、深圳ESUN總裁楊義滸等全球3D列印權威專家與知名企業的大力支持與肯定。 珠海再生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服務全球列印行業的媒體與會展企業。由來自澳洲、法國、愛爾蘭、中國香港及中國內地的專業人員組成的高水準的國際化團隊。2014年,再生時代和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MecklerMedia(證券代碼:MECK)合作,將全球規模最大、最富盛名的3D列印行業盛事——Inside3D列印產業全球高峰論壇暨巡展首次引入中國上海,吸引近382名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的3D列印專業人士參加三場高峰論壇,並有51家參展商與近4156名觀眾參與展會,成為國內洞悉3D列印的潮流技術與豐富市場資訊的高端平台。◇ 科技中心/綜合報導 3D列印的技術日新月異,除了能做出各式模型,還能製造出一些生活小工具。紐西蘭工程師蘭斯(Lance Abernethy)就利用助聽器的電池作為電源,將耳機線剝開作為電線進行連接,打造出全世界最迷你的3D電鑽。 據《3DPrint》報導,這個迷你電鑽高1.7公分、長1.3公分、寬0.75公分,比一節指頭還要小,只含有4項零件,分別是電動碼達、開關鍵、鑽頭及助聽器用的電池;由於鑽頭只有0.5公釐,只能用來鑽一些柔軟的物體,例如海綿、棉花糖等。 蘭斯指出,透過3D列印出來的外殼只需25 分鐘就完成,不過微型馬達、鈕扣電池以及開關連線的安裝卻花了3個小時。他強調,製作電鑽最困難的部分是組裝零件,因為電線很容易斷開,可能會導致電池短路。 原文網址: 全世界最迷你「3D電鑽」比一節指頭還短 | ETtoday3C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322/482088.htm#ixzz3VAnpDTkt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单击此处进行编辑.
外科醫師的手術刀往肺部表面劃下,湧出液態分泌物。這場示範如果出錯也沒事,因為醫師可以再以3D列印機創造出另一個模型。
這個超真實肺臟:潮濕、柔軟,再加上完整的腫瘤和血管,是日本公司Fasotec製造出來的一系列器官中的一枚。這些器官模型可讓外科醫師在不傷害任何人的情況下精進技術。 設在千葉縣的Fasotec公司人員木下智裕說:「使用潮濕的模型,醫師可以體驗器官的柔軟,親睹器官流血。」 他說:「我們的用意是協助醫師使用這些模型,改善他們的技術。」 這種所謂的「生物結構溼模型」(Biotexture WetModel)最快可於4月在日本上市,作為外科手術訓練和醫療裝備測試用途。 它先掃描真實器官所有細微處,然後在3D列印機上製造出模型。接著在模型外殼注入膠狀合成樹脂,讓它在外科醫師手中有潮濕、像生命體的感覺。 每個模型確實仿照真實器官結構和重量,使其對外科手術刀的反應和真的一樣。 研究人員說,3D列印機能做出從槍枝到汽車、義肢或藝術作品等等,預計可在接下來數十年間改變人類的生活,影響程度不亞於網際網路。 用3D列印烘焙可食用的食物早已不是新鮮事。2014年,不只美國太空總署NASA宣布考量帶3D列印機上外太空列印Pizza,台灣也出現首家3D食物列印機廠商,可以製作巧克力、餅乾、比薩等食材。現在國外出現更多創意3D列印食物,不只可以種香菇,還能取代家用微波爐,出現在家庭的每日餐桌。
Chloé Rutzerveld設計出一款可隨時間變化的香菇點心。她先用3D食物列印機製作外裝容器,再放入香菇蕈類的孢子和植物種子,隨著時間過去,香菇和菜苗發芽,外觀也會不斷變化。而且Chloé Rutzerveld設計出的這款產品還是可食用的,放入不同植物還能增添不同的風味。 而由西班牙業者Natural Machines 出產的3D食物列印機Foodini則主推希望能成為下一個世代的家庭微波爐。創辦人Lynette Kucsma接受Fortune媒體訪問時表示,多數人都不知道微波爐的科技原理,但仍有90%的家庭主婦願意使用。隨著3D食物列印技術成熟,未來也可進入家戶餐桌上,成為主婦的主要烹調工具。 Foodini預計在今年中量產,售價1,300美元,約等於4萬元台幣,可製作Pizza、義大利麵等各種餐點。各類3D食物列印機應用越來越多元,結合蔬果、新鮮食材,也變化出不同以往的創意應用。 |